1. 形容词头脑风暴
    写下一些形容词,这些形容词能够回答以下问题“在这个行业里面,用户最需要的品牌是怎样的?” “什么是品牌最重要的价值?”这样的形容词可以是这样的:值得信任、安全感、有强大的实力背书、历史很悠久、高瞻远瞩、与时俱进、很亲切等等。
  2. 审视自身,预设方向
    审视品牌自身,给需要改进的形容词做上标记,这些形容词是就是我们寻找参考榜样的预设方向。
  3. 选择对标
    这是一个寻找学习榜样的过程,榜样可以是行业的NO.1,也可以是其它行业的优秀者。但一般都是体量和市场地位与自身品牌旗鼓相当的,比如自身已经是行业的第一,那必须寻找其它关联行业行业名列前茅的品牌。
  4. 采集价值点
    带着这些形容词去看对标的产品,寻找它们身上与这些形容词符合的地方,这些地方必须是让人怦然心动的。在工具/范例里有评分表可用来评判价值点是否达标。
  5. 记录价值点
    为了让这些价值点成为支撑设计的有利因素,我们需要记录价值点的六个要素:(1)名称与网址,便于追溯。(2)标题,简要概括价值点+评价,让人明白价值所在。(3)简短企业简介。注意:a.需要对它进行用途的界定;b.如果市场地位较高,则需要指明品牌/产品地位,会增加价值点的信服力。(4)价值点客观描述,这个你认为的亮点是什么?(5)价值点评价,这个价值点有什么好处,能够帮助传达怎样的品牌印象?(6)产品截图/录屏,需要用辨识度高的框线圈出价值点。
  6. 总结机会领域
    机会领域,分为四个部分:(1)指出触达的目标用户模型,并指出这一领域的价值点会对哪一部分细分的目标人群产生“价值”(2)能实现的商业驱动。“商业驱动”为让人们作出购买行为,从而达成产品商业目的的因素。这一部分需要说明通过对“品牌感知”的优化,能够实现的商业驱动。(3)概括“品牌感知”的优化方案。这是基于价值点,而凌驾于价值点之上的指导方针,说明怎样实现描述品牌价值的那些形容词。(4)转化创意点。将前面搜集的价值点转化成可执行的工作描述,并指出在时间、成本范围内可实施的点。
  7. 注意事项
    通常会采集五个价值点,用来搭建一个维度。价值点越多,未来可能会实现的亮点越多,但工作量会更大,因此采集的数量是平衡时间、预算的结果。价值点来源为50%行业内产品,50%行业外品牌,比例可以微调。